暑假是學生休息及找暑期工賺外快的日子,但近年有愈來愈多立志進入長春藤聯(lián)盟等著名學府的美國高中生,情愿放棄這生命中難得的悠閑,趁暑假修讀大學先修課程之余,還參與各項以改變世界為己任的義務工作,忙碌的程度就連成年人也驚嘆不已。
很多家長及學校管理人員也坦言,由于進入著名學府的競爭日漸激烈,學生在學年中要為學業(yè)成績而費勁,暑假時又要參與各式活動美化個人履歷,務求令大學收生人員留下深刻印象,成功獲得取錄。
悠閑暑假早成過去曾任史丹福大學收生委員會成員的教育教授William Damon指出,躺在沙灘曬太陽或當廉價兼職的暑期生活,對很多高中生來說早已成為過去。
過去5年間,高中生的暑期目標愈定愈高,他們認為要進入好的大學,就不能有半分鐘的怠慢。
在南加州一間高中任升學顧問的Stacy Harvey表示,近年有不少應屆高中畢業(yè)生及他們的家長也認為,休息就是浪費時間,暑期時學生不只要修讀基本的大學先修課程,減省日后的功課壓力,還要擔任不同的志愿工作,豐富大學申請表。
美國大學委員會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1995至今,報考最少一科大學先修課程的學生增加了142%﹔過去10年間,報考4科的學生增加了48%。這類先修課程過去是高中生為大學作好準備,現(xiàn)在已變質(zhì),成為學生爭取大學收生委員好感的武器。
義務工作美化履歷
教育局的數(shù)據(jù)亦顯示,學生擔任義工的比率不斷上升。2001年有34%的高中四年級學生,每個月參與一次或以上的社會服務,遠高于1980年時的24%。這些學生中有10%,每周也擔任義工。
紐約曼哈頓的17歲廖姓華裔學生Kristen Liu,就是其中一位忙碌的高中生。今年的暑期計劃包括到華府參與爭取再生研究的議題工作,然后她會到中國北京一間醫(yī)院擔任6個星期的義工。她現(xiàn)時的寄望是﹕成功考入大學后,可以重執(zhí)一點年青人應有的無憂無慮。
廖媽媽是中國移民子女,年青時每個暑假也要工作幫補家計,但就連這位習慣刻苦的媽媽也坦言,女兒這一代高中生所承受的壓力令她感到驚訝,更慨嘆時代已不同。
廖媽媽雖然體諒女兒,但不是每位家長也如此。哈佛大學醫(yī)學院精神健康與傳媒中心的精神科醫(yī)生Alvin Rosenfeld指出,家長需要為高中生的繁忙生活負上部分責任。他說,對很多望子成龍的父母來說,畢生的競技賽就是把子女送入哈佛大學,他們所施加的壓力就如強迫子女服用類固醇。
父母望子成龍?zhí)韷?
幸好這類家長及學生仍只是極端少數(shù),耶魯大學心理學家Joseph L. Mahoney最近進行的研究顯示,只有6%的高中生每周在功課以外,花上逾20個小時參與課外活動。這些學生一般來自收入較高的家庭,父母有能力負擔子女參與各項活動的開支。
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心理學教授Suniya S. Luthar協(xié)調(diào)進行的一項研究則顯示,大部分學生其實相當「享受」繁重而緊湊的生活,參與活動的時間長短亦不一定與學生的抑郁或壓力程度成正比。她認為,參與活動可以為學生帶來正面的自我形象,啟發(fā)他們的創(chuàng)作天分,未嘗不是好事。
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個性,承受壓力的程度也不盡相同,但無可否認的是,現(xiàn)在要當一位有理想的高中生實在不容易。就連史丹福大學的Damon教授也坦言,慶幸自己不是今天才報考大學,他所認識的大學收生委員無不驚嘆──這些年青人怎么可以在16歲前做了這么多事情。